一、核心作用效果
1. 调控株型,优化群体结构
矮化壮秆:缩短节间长度,降低株高,防倒伏(尤其对杂交稻、粳稻等高秆品种效 果 显 著)。
促使分蘖:提高有 效分蘖数,减少无效分蘖。
2. 增强抗 逆 性
抗倒伏:茎秆粗壮、机械组织增厚,抗折力提升。
抗旱/抗高温:减少水分蒸腾;增强SOD等抗 氧 化 酶 活 性,缓 解高温胁迫。
抗病虫害:在叶面形成硅化细胞层,减少稻瘟病、纹枯病及稻飞虱侵染。
3. 改 善光合效率与物质分配
延长叶片功能期:延缓抽穗后叶片衰老,保持叶绿素含量,增加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
促使籽粒充实:调节同化物向穗部转 运,减少空秕率,千粒重提高。
4. 重金属污染阻控(如镉、砷)
叶面屏障:阻控剂可抑制重金属向籽粒迁移,使稻米镉含量降低(适用于污染稻田)。
二、关键施用技术
适用时期
分蘖初期(移栽后15-20天):控旺促蘖,塑造理想株型。
拔节前期(幼穗分化前7-10天):防后期倒伏关键期。
孕穗期:轻度调控,保 花 增 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