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力的高低可作为判断土壤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土壤肥力的组成及提升办法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为作物的正常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是土壤物理状况、化学状况和生物学性质的综合反应。
土壤水分:自然界中的水分通过降水、灌溉、地下水上升等途径进入并保持在土壤中,成为农作物吸收水分的主要来源。在蔬菜栽培中,多采用的是地下水灌溉。土壤水分有吸附水,毛管水,重力水三种,其中毛管水是供作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有效水分,吸附水为无效水,重力水界于前两者之间。
土壤养分: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中***重要的因素。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元素,除来自空气和水的碳、氢、氧外,其他均来自于土壤。蔬菜栽培中,氮、磷、钾三种元素使用量***大,是向土壤中投入***多的三种矿质养分。其次包括钙、镁、铁、锌、硼等中微量元素。
土壤空气:土壤空气存在于未被液态水占据的土壤孔隙中,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空气在土壤中比例较小,但非常重要,一旦土壤中缺乏空气,对蔬菜的根系影响非常大,在蔬菜栽培种,沤根现象***土壤空气缺乏的表现。
土壤热量:作物在各个生育阶段都需要一定的土壤温度,土壤温度也影响土壤水分的汽化、凝结以及空气的对流和养分的转化。而对于反季节蔬菜栽培,土壤热量至关重要,如果土壤没有存储足够的热量,将严重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其对水肥及矿质养分的吸收。
土壤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相互协调达到***佳时,土壤就表现***有效的肥力状态,此时我们可以认为土壤是健康的。土壤的水、肥、气、热因子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当一种因素发生变化时,就会影响到其他因子的状态,土壤肥力就会下降,从而导致土壤呈现不健康状态。
那么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因素有哪些呢?
物理因素
土壤的质地、结构状况、孔隙度、水分和温度状况统称为物理因素。它们影响土壤的含氧量、氧化还原性和通气状况,从而影响土壤中养分的转化速率和存在状态、土壤水分的性质和运行规律以及植物根系的生长力和生理活动。物理因素对土壤中水、肥、气、热各个方面的变化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化学因素
包括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吸附及交换能力、土壤含盐量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等。它们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转化、释放及有效性。一般而言,在酸、碱的土壤环境中以及有大量可溶性盐类存在或有大量还原性物质及其他有毒物质存在的情况下,大多数作物都难以正常生长和获得***。土壤酸度通常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之间有一定相关。如土壤磷素在pH为6时有效性***高,当介质pH值低于或高于6时,其有效性明显下降。
生物因素
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繁殖代谢影响着土壤肥力。土壤有益微生物可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作用,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磷、硫的含量;分解有机物为腐殖质,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能;还可以进行固氮,增加土壤中有效氮的来源。
养分因素
土壤向植物提供养分的能力并不直接决定于土壤中养分的含量,而是决定于养分有效性的高低。土壤溶液中各营养元素的浓度均较低,它们被植物吸收以后,必须迅速地得到补充,方能使其在土壤溶液中的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土壤养分的实际有效性,即实际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数量,还受土壤养分到达植物根系表面的状况,包括植物根系对养分的截获、养分的质流和扩散三方面状况的影响。
了解了土壤肥力的组成以及影响土壤肥力高低的因素,我们如何来提高土壤保持良好的肥力状态呢?
自认为***重要的是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因为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1.协调水、气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由于通气孔隙的增加,大大改善了土壤透水通气能力。灌溉时,水分很快由这些通气孔隙渗入土壤,逐渐渗入到团粒内部的毛管空隙中,使团粒内部充满水分。当大孔隙里的水分渗过以后,空气得以补充进去,团粒间的大孔隙即为空气所充满,这样就使水分和空气各得其所,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水分和空气的矛盾。
2.协调土壤有机质中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的矛盾。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有充足的氧供给,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有机物质分解快,养料转化迅速,可供作物吸收利用。而在团粒内部缺乏空气,进行嫌气性分解,有机质分解缓慢而使养分得以保存。这样一方面能源源不断的供作物吸收,另一方面又保证一定的积累,避免养分的损失,起着“小肥料库”的作用。
3.能稳定土壤温度,调节土热状况。团粒内部的小空隙保持的水分较多,温度变化较小,可以起到调节整个土层温度的作用。使土温稳定,有利于稳温时期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微生物的活动。
4.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团粒结构多的土壤比较疏松,使作物根系穿插容易。不仅如此团粒结构多的土壤其粘着性、粘结性都低,可大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土壤耕作质量。
那么,提高团粒结构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首先,增施有机肥。
通过采取向土壤中使用农家肥、禽畜粪肥、商品有机肥等肥料以及秸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就可以促进团粒结构的大量形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不可缺少的主体成分。可视种植作物每亩基施鸡粪15—25方,若施用秸秆粪、稻壳粪则改土效果更好,施秸秆或稻壳粪时每亩施用量可增至35—40方。
其次,种植绿肥。
绿肥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多为易分解的有机质,翻入土壤后,可在短时间内促生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有利于团粒结构的快速形成。绿肥种类多样,有苜蓿、三叶草、菠菜、油菜、大葱等。夏季绿肥生长速度快,如种植油菜、茼蒿、菠菜等作物,一个月内每亩就可生产好几千斤的绿肥,三叶草、万寿菊、大葱等生长期相对较长一些的作物,歇茬期一般以两个月左右为好。种植多年的老棚适宜选择吸肥能力较强、具有解磷解钾作用的菠菜、玉米等绿肥。刚建的新棚,土壤微生物数量少,团粒结构少,适宜选择养分含量高、具有固氮作用的豆科绿肥,如三叶草、苜蓿、大豆等。
再次,注意生物菌肥的使用。生物肥中的生物菌在施入土壤中后,会在土壤中大量的繁殖,起到一个活化、疏松土壤的作用,对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目前生物菌肥以及含有生物菌的有机肥种来较多,建议可每亩基施生物肥150—200公斤,或每次每亩冲施25—30公斤即可。
(文章来源参考:191农资人)若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